動態
NEWS
NEWS
發布時間:2020-10-20 復制鏈接
導讀:福建圣農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家集自主育種、孵化、飼料加工、種肉雞養殖、肉雞加工、食品深加工、產品銷售于一體的聯合型企業,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、中國民營企業500強。
福建圣農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家集自主育種、孵化、飼料加工、種肉雞養殖、肉雞加工、食品深加工、產品銷售于一體的聯合型企業,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、中國民營企業500強。目前,集團總資產170億元,有500多個生產基地和員工2.7萬余人。肉雞年產能達5億羽,居全球第七、亞洲第一、中國第一。30多年來,圣農集團深耕閩北,專注主業,在做大縣域經濟的同時,也帶動了十幾萬農民發家致富,成為了南平市脫貧攻堅戰線的重要榜樣和優秀“模范生”。近年來,傅光明董事長將主要時間和精力投入到“民企帶村,助力鄉村振興”大業中,從更高起點、更大范圍、更優實效上實現工業反哺農業。10 月 17 日上午,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大會暨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報告會在京召開,會上傅光明董事長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獎(奉獻獎)榮譽稱號。
一個重度貧困村的蛻變
一幢幢新房矗立青山綠水間,寬闊的道路以“花化+亮化”的新姿穿村而過,超市、食品店、餐館生意紅火……2020年國慶中秋雙節期間,光澤縣鸞鳳鄉中坊村,處處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。
5年前的中坊村是福建省定貧困縣光澤縣最貧困的鄉村,全村364戶、1576人。“沒有傅光明董事長、圣農集團用心、用情、用力的付出,中坊村不可能在2018年初就脫貧”見到我們,鸞鳳鄉副鄉長何坤動情地說。
“助力脫貧攻堅是每一個企業家應有的境界和擔當,我是黨多年培養起來的民營企業家,應該帶頭為國家分憂,盡自己的微薄之力積極支持脫貧攻堅事業。” 傅光明董事長說。
2015年11月,傅光明董事長帶領圣農集團帶頭結對幫扶光澤縣中坊村,相繼投資40億元建設圣農產業集群,無償投入5000萬元,通過“輸血為基、造血為本”的一攬子措施,2018年初中坊村率先脫貧。
一個“貧上加貧”的空殼村,如何在兩年多內就迅速實現脫貧?靠的就是他的精準施策。
——產業扶貧。他因地制宜,優先利用中坊村的荒地、劣地等建廠房,先后在中坊村建設了5個宰殺廠、6個食品廠和恒冰物流公司等配套生產單位,既提高土地的使用價值,又增加村民收入。集團產業集群的發展,吸納了90%的村民轉化為產業工人,帶動了10%的村民通過發展服務業增收致富。如:跑運輸的村民人均年收入7萬元,超市、食品店、菜館經營者每戶年均增收10萬元,出租住房年增收5000-10000元。
——就業扶貧。集團產業集群項目一投產,他首先想的是如何幫助村民拓寬就業渠道,為他們提供盡可能多的就業崗位。“只要是中坊村村民來求職,符合要求的一律錄取。” 在他的部署和督促下,集團500多個生產基地有序安排中坊村村民特別是貧困村民參加培訓后上崗。“全村90%的勞動力在圣農就業,家庭收入90%以上來自圣農。”中坊村黨支部書記江水龍說。
——慈善扶貧。他捐資600多萬元,建設村部大樓、農民俱樂部、休閑公園。捐資3704萬元,在圣農小鎮中坊綜合服務區建設光澤縣實驗小學分校、鸞鳳衛生院等扶貧項目。
——文化扶貧。在物質脫貧的同時,他還積極幫助村民實現精神脫貧,以“美麗鄉村”“ 鄉村振興”建設為抓手,建立道德傳播陣地,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、朱子文化等進村上墻,提升村民素養。
三個村財“空殼村”的重生
農民脫貧致富了,但不少村卻出現了“村民富、集體窮”現象。
“脫貧不僅‘扶上馬’,更要‘送一程’,壯大村級集體經濟,不僅對于鞏固提升脫貧成果至為關鍵,還是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。”傅光明董事長的話擲地有聲。
他積極響應黨中央 “加速民營企業‘下鄉’助力鄉村振興”號召,親自帶隊調研,11次主持召開助力鄉村振興座談會,因地制宜,導入圣農集團優勢資源到村財空殼村--中坊村、十里鋪村、上屯村,讓產業鏈有機嵌入村集體,協助他們圍繞服務圣農產業集群興辦產業項目,并指定一名高管全程負責項目的落地、建設、投產、運營。
“無中生有”,延伸產業鏈條送“扶貧”工廠下鄉。2018年前,集團產出的副產品雞腸子全部供應內部車間自用,后來雞腸子被發現適合做火鍋料,市場上非常暢銷。他抓住時機為中坊村定制食品加工產業,投資1100萬新建扶貧工廠---雞腸子加工廠,由中坊村村集體承包加工業務,中坊村每噸提取400元加工費作為村財收入。2018年、2019年,中坊村每年增加村財收入80萬元。
創建“飛地經濟”模式,協助十里鋪村、上屯村創辦首家村辦企業。他把原來由社會車輛承包的6個飼料廠和海圣飼料廠的飼料用油運輸改由十里鋪村承運,利用“飛地經濟”模式將運輸產業“飛”入村里。提供500萬元啟動資金,十里鋪村開辦了第一家村辦企業---光澤縣日月興物流有限公司。他給的每噸運費比以前由社會車輛承包費高出20元,作為十里鋪村的村財收入。 2018年、2019年,十里鋪村增加村財收入200萬元、280萬元。同時,他提供1200萬元啟動資金,上屯村開辦第一家村辦企業---光澤縣圣興物流有限公司,由圣興物流承接集團豆粕運輸業務。2018年、2019年,上屯村增加村財收入40萬元、180萬元。
“圣農集團實施產業幫扶,為村集體經濟強筋壯骨,彌補發展短板,激發村集體內生動力、造血功能,以產業來長期穩定創收,打破了村集體收入的瓶頸,可持續發力帶動村里產業興旺,讓村民得利,讓村集體受益” 光澤縣鸞鳳鄉黨委書記白子平如是說。
統籌各方資源,以黨建為引領,畫好同心圓。作為圣農集團黨委書記,他積極推動集團黨委與建行南平分行黨委簽訂《黨建共建協議》,雙方以黨建共建為抓手,攜手推動光澤縣鄉村振興。在實施產業幫扶的基礎上,扎實推進金融助力鄉村振興,用金融活水潤澤廣大鄉村。
五個偏遠山區縣的涅槃
作為閩北土生土長的企業家,傅光明董事長始終牽掛著300多萬父老鄉親的冷暖生計和脫貧攻堅,在幫扶光澤縣脫貧的同時自我加壓,幫扶帶動浦城縣、政和縣和江西省資溪縣、甘肅省鎮原縣同步小康。圣農集團員工總數2.7萬人,其中,來自幫扶的5個縣農民工占70%以上。
——拉動經濟發展。“企業做大了,企業家承擔的社會責任也更大了。閩北的農民很苦,農業落后,需要更多的大企業來帶動和支撐。”每每有人勸說他把總部從光澤縣遷移到發達城市時,總是被他當即給予否決。他優先流轉5縣拋荒閑置土地3萬多畝,建設一個完整的白羽肉雞產業集群,并帶動了5個縣運輸、餐飲、房屋出租等相關產業的發展。
——推動城鄉建設。長期以來,光澤縣城市建設滯后,城區面積僅僅4-5平方公里,城區人口僅僅4萬多人,大部分光澤人還居住在偏僻、貧窮的農村。他看在眼里、急在心里,加快落實國家“精準扶貧精準脫貧”戰略和縣委縣政府“小縣大城關”戰略,投資30億元在鸞鳳鄉建設圣農小鎮,打造成精準扶貧的“利器”和支持光澤縣全面脫貧的“抓手”。
“政府主導脫貧,圣農推進脫貧,把貧困農戶從深山老林搬遷出來,安排到圣農務工,安排到圣農小鎮居住,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就能全部脫貧。”傅光明董事長信心滿滿地說。
——啟動鄉村振興。在幫扶光澤縣中坊村、十里鋪村、上屯村成為名副其實的富裕村后,2020年4月26日,他主持召開“民企帶村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”工作對接幫扶座談會,把原來由上屯村委經營的物流企業收歸鸞鳳鄉經營,幫帶該鄉的油溪、高源、黃溪、雙門、大羊5個貧困村和村財空殼村。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,成立圣興物流有限公司董事會,董事由油溪、高源、黃溪、雙門、大羊5個村各選出一名代表擔任,引進職業經理人,擔任總經理。圣農集團繼續與圣興物流簽署委托長期運輸合同,由圣興物流承接集團豆粕運輸。今年油溪等5個村的村財收入有望突破30萬元,形成鸞鳳鄉鄉村振興示范帶。圣農集團將復制經驗,向浦城縣、政和縣推廣“民企帶村”運營機制、模式,幫扶浦城縣3個村、政和縣2個村實現村財增收。
鸞鳳鄉黨委書記白子平充滿感激地說:“新冠肺炎期間,傅光明董事長勇敢地站出來,更大力度地帶農村、幫農民,助力脫貧攻堅,做大做強做優民企帶村助力鄉村振興項目,有利于突破村財長期增收瓶頸,帶動貧困戶增收,培養農村經營管理人才”。
如今,光澤、浦城、政和、資溪、鎮原5個偏遠山區縣正實現涅槃——2018年1月,光澤縣退出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,順利脫貧摘帽;2020年底,浦城縣、政和縣、資溪縣、鎮原縣將同步實現小康。
一個欠發達地區的希望
傅光明董事長還有一個重要身份,是南平市工商聯主席、南平市慈善總會會長,在發揮自身力量的同時,也影響和帶動了南平市民營企業投身精準扶貧,通過實施“五大民生工程”,讓全市貧困戶如期脫貧。
實施兜底幫扶助學工程,切斷貧困代際傳遞。他十分重視教育,連續13年每年向南平市慈善總會捐贈的1000萬元款項中,特別指定100萬元用于貧困學生助學。推動市慈善總會出資200萬元,兜底負責資助全市400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在讀學生就學。2015年起,他每年選取10名優秀應屆貧困高考畢業生,每人每學期捐助1萬元,連續資助至大學畢業。他還資助被中專以上院校錄取的貧困學子上學,全市共有500多名貧困學生受益。
實施醫療保險助困工程,杜絕因病致貧、返貧。他一方面出資3600萬元,為6萬多建檔立卡貧困戶購買醫療補充保險,全額資助全市白內障患者治療,并為所有殘疾人配備了輪椅;另一方面,推動市慈善總會撥出1200多萬元,實施大病救助,為3000名特困重大疾病患者提供應急救助。
實施養蜂產業助農工程,幫助農戶實現自我造血。閩北的自然環境和森林資源,為養蜂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。市慈善總會撥出專款300萬元,以每戶3000元購買5箱蜜蜂計算,幫助1000戶貧困戶增加收入。
實施充分就業助培工程,免除貧困孩子的就業煩惱。市慈善總會出資100萬元,與扶貧開發協會等聯合開辦“三年制中職護理專業委培班”,招收全市100位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應往屆初中以上畢業生,全額免費入讀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。畢業后進入專業護理公司、醫療機構從事臨床護理工作。
實施“民企帶村”興農工程,助力鄉村脫貧攻堅。在他的帶動引領下,南平市共有112家民營企業和商會積極參與到“百企幫百村”精準扶貧行動中來,結對幫扶123個村,累計投入資金6億余元(其中圣農集團3.7億元),幫扶貧困戶3450人。2017年,圣農集團榮獲全國“萬企幫萬村”精準扶貧行動先進民營企業。
從一個村、到五個縣、再到一個市,在脫貧攻堅、鄉村振興行動中,傅光明董事長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物力、財力、心力,但他覺得很值。他常說:“人不是為錢而活著,是為希望而活著,脫貧攻堅、鄉村振興能給很多急切需要幫助的人帶來希望,我感覺很欣慰!”